故鄉(xiāng)正月鬧社火

2024-02-26 10:08:55 作者:白來勤

20240226095218654-49-8b3f9.jpg

在灞渭三角洲,社火形式多樣,各具特色。常見的社火中既有尚武的馬社火,即用馬拉車裝扮的社火;還有血社火,即殺氣騰騰、動刀動槍、血肉橫飛等驚險場面的社火;也有社火尚文,即寓意于戲,講究精巧,以妙、玄、佳、絕取勝。較為常見的有平頭桌子社火,即在一張方桌上扮作戲文,由兩人或四人抬著走的“抬芯子”。如《斷橋》,在三張桌子上各立白娘子、許仙、青兒的戲劇人物形象,這種社火人稱“啞巴戲”,化妝起來惟妙惟肖,受人喜愛。比平頭桌子高級一點的就算是芯子了。芯子有平臺芯子、雜技芯子、轉(zhuǎn)芯子和掛芯子等。譬如扮演《趙匡胤千里送京娘》,要使京娘站在趙匡胤手舉的蟠龍棍上,玄妙的藝術(shù)引人入勝。也有用牛車、馬車(現(xiàn)在多用汽車,以前還流行用拖拉機)將芯子置于其上做行進表演的“車拉芯子”。這類芯子場面較大,往往一車裝有數(shù)個芯子。還有一馬一出戲的“馬芯子”,表演時女角騎馬,男角采韁或隨后,分別扮演為《花亭會》《送京娘》《小放?!返刃颍谛羞M中或廣場上輪流演出,以新筑街道辦上雙寨最為典型。更有一人于地上行走,背負一芯子,上置飾演角色,二人配合表演的“背芯子”。新合街道辦的背芯子不僅歷史悠久,也風格獨具。令人耳目一新的還有用彩色紙張扎成戲劇人物、鳥獸蟲魚、松竹花卉,將兩三歲孩童置于其中表演的“紙扎芯子”,多流行于浐河兩岸的李家堡、安邸村一帶。還有一種大型社火,叫做“山社火”,高達三丈,下面有五十多人抬著走,以人數(shù)多取勝,十分壯觀。

能出社火的村莊,不論大小,人口多少,展示給眾人觀看的東西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,即使同一類型,也各有千秋。比如同為芯子桿,有的以高玄見長,有的以精巧著稱。站在桿上者,有的是八九歲的孩童,有的是周歲左右的幼兒。而家長則認為,孩子能上一次桿,可以得到一次鍛煉,能沾帶眾人的福氣,也能得到天地神靈的護佑而茁壯成長,所以都是爭先恐后主動找社火頭兒請求給孩子一次難得的機會。社火隊伍前頭,有的村是社火頭兒領(lǐng)隊,一副志得意滿、舍我其誰的神氣,臉上堆滿難以掩飾的驕傲之態(tài);有的村則由年齡最長者(俗稱“人王”,均為男性)穿著兒子備辦好的壽衣率領(lǐng)隊伍前行,眾人尊敬的目光讓老人從內(nèi)心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歡樂。

社火表演一般在正月初九開始,鬧元宵時達到高潮,甚至到二月二龍?zhí)ь^才結(jié)束。社火隊伍每到村組的知名人士或機關(guān)單位門口,都要先放幾聲響亮的銃子,既是通知表演隊伍準備表演,也是告訴鄰近的群眾出來觀看,更是告訴這些知名人士的家人、機關(guān)單位的領(lǐng)導,盡快安排人招呼社火隊伍。一般情況下,聽到這幾聲響亮的銃子響,社火隊伍就不再行進,就地展現(xiàn)絕活,駐足表演一會兒。這當兒,知名人士的家人或機關(guān)單位的領(lǐng)導就會出來對社火隊伍表示感謝,或送上紅包,或呈上糕點食品、鮮干果品、香煙飲料。社火頭兒多者不拒,少者不嫌,圖個吉利,笑笑嘻嘻,互道恭喜發(fā)財,共祝明天更好,把年節(jié)氣氛烘托得歡天喜地。

中國人過去追求“三多”(多子、多福、多壽),有些村里缺兒少女的人便希望借助擺社火時的陣勢感動神明,給自己賜個一兒半女。社火隊伍有頭,自然有尾,扮演社火尾子的人打扮得奇形怪狀,還要經(jīng)受那些看熱鬧的人特別是兒童們的推推搡搡,所以扮演社火尾子是個苦差事,人員都是由社火頭兒指派。但在有的村莊,社火尾子有人爭著當,甚至有時還要托人走社火頭兒的“后門”哩!因為那些家中缺少兒女的人認為當了社火尾子,為村里的事出了力,人在地上耍社火,神也在天上看,說不定看得高興了,就會特別眷顧自己,滿足自己想添個兒女的要求。一些村子在擺社火時,人們總要給鑼鼓車上點綴幾個“棉花娃娃”,胖嘟嘟的十分可愛。社火結(jié)束的那天下午,那些有心人總會小心翼翼地把“棉花娃娃”卸下來,揣在懷里,走進巷道里那些缺兒少女的人家,把“棉花娃娃”放到小夫妻的炕上,用被子蓋好,相信這樣就會圓了這一家的兒女夢。如果來年真的添了孩子,那送“棉花娃娃”的人自然是有功之臣,一定會被主人請去坐到上席喝一杯喜酒的。

在灞渭三角洲眾多的民間社火中,新合街道班家村的《魚戲蓮》最具特色。其中魚道具大者長一丈余,小的也在七八尺長,分為七節(jié),每節(jié)內(nèi)有燈光設(shè)備,下有供表演者操作的七根把柄。表演隊伍由八人組成,表演時七人舞魚,一人舞蓮(花燈),在鑼鼓和吹奏音樂中登場獻藝,其表演程序有跑圓場、魚跌膘、魚跳躍、魚翻身、跳龍門等,舞蓮花燈的引魚人在動作中夾雜以民間武術(shù)套路,總體表演風格粗獷豪放,節(jié)奏強烈,令人振奮。這一民間藝術(shù)原本是逃難的湖北鄉(xiāng)民由江南水鄉(xiāng)引進的,在灞渭三角洲已有180多年的歷史,后經(jīng)民間藝術(shù)工作者的不斷發(fā)掘整理,創(chuàng)編了不少新的表演元素,增加了群魚戲蓮的大型場面,由140多人參加表演,使人耳目一新,被編入《中國民間舞蹈集成·陜西民間舞蹈志》,并被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拍攝成電影全國播映。

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灞橋區(qū)梁家街村的芯子曾為來西安訪問和旅游的900多名外賓進行表演。外賓大為傾倒,熱情夸贊芯子是一項“高超的藝術(shù)、精妙的藝術(shù)”,并紛紛與表演人員合影留念。灞橋區(qū)文化局和民間藝術(shù)團社組織的高蹺曾在西安市體育場為中外賓客4000余人表演,廣受好評,也成為灞橋民間藝人們最引以為豪壯的記憶。

責任編輯:陳平

掃一掃分享本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