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鎮(zhèn)煙火氣

2024-11-15 13:03:52 作者:梅贊

20241115100338678-73-f3173.png

到烏鎮(zhèn),是下午時分,離進西柵看夜景時間尚早,而去東柵時間又不夠,還看不了茅盾故居(周一閉館)。在旅舍老板的建議下,便去了不收門票的南柵,那里是一處沒有開發(fā)的古巷。

越過古運河上的一座橋,沿著旋梯下到東岸,一排古舊的臨水閣樓,盡顯“人家盡枕河”的水鄉(xiāng)風貌,一條老巷呈南北延伸,這就是南柵。

南柵的房屋依然粉墻黛瓦,鋪面也多木門雕花,只是已經(jīng)顯得破敗不堪,雕花的精美還依稀可辨,但地面的青石板已被水泥地抹平,一點舊時的痕跡也沒留下,和我見過的鄂南古鎮(zhèn)白霓橋的石板街一個樣,這是挺令人遺憾的,且不可逆轉(zhuǎn),再改造也是貌似而神不似。好在隔不了多遠,臨河的房子之間就有一座古老的河埠頭,幾級光滑如銀、縫隙長出青草的臺階,伸進古運河里,以方便居民取水用水。古運河的河水發(fā)綠,像長出綠毛似的,波平浪靜,像流著歲月靜好,河岸長著野草和蘆葦,陽光下繁茂葳蕤。不時有釣魚的人把海竿豎在岸邊的河埠頭上,人卻不知溜到哪里聊天去了。俟鈴鐺一響,便見一人箭一般地躥到漁竿邊收線,隨后,一只草魚活蹦亂跳地在漁線上晃蕩。這是臨河人家的福祉和大自然的饋贈。

逼仄的街道,相對而立著許多傳統(tǒng)的手工藝作坊,如絲綢印染、木雕竹編等。想起女兒高中畢業(yè)時,帶她下江南,在姑蘇城里的絲綢博物館,她迷戀絲綢而上機嘗試織綢的情景,不禁感嘆歲月流逝之迅忽。古舊的街道上,還有不少美食店鋪,琳瑯滿目的烏鎮(zhèn)土特產(chǎn),像曬秋般地鋪在門口的攤位上,并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招徠游客。也有一些現(xiàn)代的寫真館之類,鑲嵌在古巷子里一間老屋里,可以隨處看到一些著漢服的青年男女,三三兩兩散落在古運河邊拍寫真,給人一種新舊、古今交織之感,仿佛有時空錯亂的味道。忽見一塊“林家酒鋪”的匾額掛在木門楣上,讓人猛然想起茅盾先生的《林家鋪子》來。酒鋪的門臉寬闊,木板全卸下來,敞開著,足有三四個檔,一眼掃過去,只瞅見一排老酒甕黑咕隆咚地擠在門廳里,仿佛在向路人擠眉弄眼,用揮發(fā)的酒精勾引著過往的游客。我順著酒香,走進林家酒鋪,打量著里面的格局。正對著門,就是我們在門外看到的那排黑酒甕,像黑旋風李逵那黑塔般的身體蹲在那里;右手邊是一個柜臺,可不像《孔乙己》中咸亨酒店的曲尺柜臺,并不見絡(luò)繹的購買者。也可能是批發(fā)而不是零售吧。門廳底邊挨著酒甕,還有一扇耳門,里面別有洞天,有個小天井,養(yǎng)了些花花草草,顯出了主人的審美情趣。天井邊就是兩層木樓,木欄桿上雕著花草蟲魚,很是精美。林家酒鋪以釀造、售賣三白酒為營生,是烏鎮(zhèn)最好的酒鋪之一。三白酒是烏鎮(zhèn)的特產(chǎn),《烏青鎮(zhèn)志》記載:“以白米、白面、白水成之,故有是名。”

走在古鎮(zhèn)上,滿滿的都是江南人家的氣息。不收門票的南柵,吸引了不少的游客。我決計把這條小街走穿。漸漸地越走越深,人也稀少。我正好信馬由韁。此地,多破敗了,也多是鐵將軍把門,不再有人在這里開店。但門口沿著粉墻,擺有一綹花盆,植栽著各種叫得出名或不知名的花草,綠葉扶疏,花團錦簇,生機勃勃,給古巷帶來人氣。也說明是有人住的,只是白天可能出外謀生計去了。

突然,在窄巷的空中,兩邊房屋的屋檐好像要勾搭上,中間卻像織了一張綠色的網(wǎng),更像一掛門簾,或者系在巷子里的吊床。原來,那是一架冬瓜的藤蔓和葉子,把整個街面都遮住了,陽光只能漏到街面,晃動點點光斑。不得不佩服古巷的居民,在綠色的藤蔓和葉子之上,居然是用黑色的膠帶,五花大綁著三只冬瓜,大的足有一二十斤,小的也在十斤之上;還有一只小冬瓜吊著,像吊著的一口鐘,仿佛敲擊就能發(fā)出聲響??吹竭@滿架的綠葉和果實,卻沒有看到冬瓜根植在何處。我跑過去仔細查看后,原來是電線桿遮住了冬瓜的根。根竟是植在電線桿下的一撮黑土里,那里有水泥地板留下的一個小豁口。冬瓜根二三公分粗,綠中露白,經(jīng)過了春夏秋的磨礪,不畏風雨地生長。把冬瓜種在此,這戶人家也是腦洞大開了,能長這么大,連他也可能沒想到吧?也許當時,他只是看到了一小塊裸露的土地,并不是有意為之,而是很隨意地丟了幾粒冬瓜種子在那土洞里。沒想到,居然會發(fā)芽,長出的藤蔓,居然會沿著電線桿向上寅援,居然會長得綠意婆娑,恣意汪洋。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吶。然后,主人家欣喜地引導藤蔓并在空中用膠帶給它織了網(wǎng),藤蔓和綠葉就順著膠帶蔓延,成了一架綠色的瓜棚。再然后,冬瓜便拼命地開花,引來蜜蜂采蜜授粉,再然后,有選擇地結(jié)出碩果來。主人家擔心綠色的瓜棚承受不了冬瓜之重,便別出心裁地用黑色的膠帶把冬瓜綁了起來,起到托舉的作用。果然,冬瓜越長越大,但因為有了這膠帶的托舉,才不至于壓垮綠色的瓜棚。我在瓜棚下流連,看著這幾個冬瓜,綠皮上蒙著一層白色,就像冬天早晨洇在大地的薄霜。這些本在鄉(xiāng)間司空見慣的瓜果,就因為長在城里的巷子里,而讓人倍感稀奇。其實,這也是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。

再往深處走,小巷盡頭,就開始沒有人家了,只有古運河和一片樹林。古運河流水無聲,樹林風吹葉動,寂靜幽長。古運河上有一道陂堰,堰上有一群工人正在忙著,打赤膊的,穿短褲的,站堰上的,浸水中的,好像是維修著陂堰。而古運河的水則從陂堰上淺淺漫過,緩緩北去。

南柵而今也納入了拆建范圍,可能再過幾年來,就看不到原汁原味的江南古巷了。我慶幸我來的時間剛剛好。

責任編輯:陳平

掃一掃分享本頁